血液安全与可得性
发布日期:
2023/09/27
作者:总站管理员
国家血液政策与组织工作输血可以挽救生命并改善健康,但许多需要输血的患者无法及时获得安全血液。提供安全和充足的血液应成为每个国家国家卫生保健政策和基础设施的必要组成部分。世卫组织建议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综合血液供应网络,在国家一级协调与血液采集、检测、处理、储存和分配有关的所有活动。国家采供血系统应受国家血液政策和立法框架的制约,促进血液和血液制品质量和安全标准的统一实施和一致性。2018年,在171个提交报告的国家中有73%(125个国家)推行了全国性血液政策。总体而言,171个提交报告的国家中有66%(113个国家)对输血安全与质量有专门立法,包括:79%的高收入国家63%的中等收入国家39%的低收入国家。血液供应全球大约1.185亿次献血总量中,有40%来自总人口占世界人口16%的高收入国家。169个国家的约1.33万个血液中心报告共有1.06亿次献血。血液中心收集的献血量根据收入不同而各异。在低收入国家,每个血液中心每年献血量的中位数为1300次,中低收入国家为4400次,中上收入国家为9300次,而高收入国家为2.57万次。低收入国家与高收入国家相比,获得血液供应的程度存有显著差异。全血献血率是一个国家血液总供应量的指标。高收入国家的献血率中位数为每千人31.5次。相比之下,中上收入国家为每千人16.4次,中低收入国家为每千人6.6次,低收入国家为每千人5次。有60个国家报告的每千人献血次数少于10次。其中有34个国家位于世卫组织非洲区域,4个位于世卫组织美洲区域,4个位于世卫组织东地中海区域,4个位于世卫组织欧洲区域,5个位于世卫组织东南亚区域,还有9个位于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所有这些国家都是低收入国家或中等收入国家。献血者献血者的年龄和性别献血者的性别数据表明,全球范围内33%的献血来自妇女,但这一比例各地差别很大。113个国家有报告数据,其中15个国家中女性献血者不到10%。献血者的年龄情况显示,按比例计算,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年轻献血者人数多于高收入国家。献血者的人口统计信息对于制定和监测招募策略非常重要。献血者类型献血者有3种类型:自愿无偿献血者家属/替代献血者有偿献血者。建立定期、自愿、无偿献血者的稳定基础可确保充足和可靠的安全血液供应。这些献血者也是最安全的献血者群体,因为该群体中血源性感染的患病率最低。世界卫生大会WHA63.12号决议敦促所有会员国在自愿无偿献血的基础上发展国家采供血系统,并努力实现自给自足的目标。向世卫组织报告的数据表明,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自愿无偿献血次数有显著增加:据119个国家报告,从2008年到2018年,自愿无偿献血者献血次数增加了1070万次。自愿无偿献血次数增长率最高的地区是东南亚区域(127%),其次是美洲区域(81%)和非洲区域(81%)。绝对数量增加最多的是西太平洋区域(415万次),随后是东南亚区域(305万次)和非洲区域(153万次)。共有79个国家(38个为高收入国家,33个为中等收入国家,8个为低收入国家)血液供应的90%以上来自自愿无偿献血。其中64个国家100%(或99%以上)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在54个国家(8个为高收入国家,36个为中等收入国家,10个为低收入国家)中,超过50%的血液供应仍然依赖家属/替代献血者和有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世卫组织建议在使用前筛查所有献血,以防感染。应强制筛查艾滋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梅毒应当根据质量系统的要求开展血液筛查。在提交报告的国家中,有10个国家未能对捐献的所有血液进行上述一种或多种感染筛查。高收入国家采用基本质量程序对99.8%的献血进行筛查,中上收入国家中的比例为99.9%。相比之下,中低收入国家中的比例为83%,低收入国家中的比例为76%。高收入国家献血中输血传播感染的流行率大大低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见表1)。表1.按收入组别分列的献血中输血传播感染的流行率(中位值、四分位间距)艾滋病毒 乙肝病毒 丙肝病毒 梅毒 高收入国家 0.002% 0.02% 0.007% 0.02% (<0.001% – 0.01%) (0.005% – 0.12%) (0.002% – 0.06%) (0.003% –0.12%) 中上收入国家 0.10% 0.29% 0.19% 0.35% (0.03% – 0.23%) (0.13% – 0.62%) (0.07% – 0.36%) (0.13% –1.10%) 中低收入国家 0.19% 1.70% 0.38% 0.69% (0.04% – 0.62%) (0.70% – 4.74%) (0.12% –0.99%) (0.19% – 1.38%) 低收入国家 0.70% 2.81% 1.00% 0.90% (0.28% – 1.60%) (2.00% – 6.02%) (0.50% – 1.67%) (0.60% – 1.81%) 这些差别反映了这种感染在有资格献血人群中流行率的差异、献血者类别(例如来自低风险人群的自愿无偿献血者)以及献血者教育和选择制度的有效性。血液处理使用含抗凝剂试管采集的血液可以未修饰的状态储存并输注给患者。这被称为“全血”输血。然而,如果将血液加工成红细胞浓缩物、血小板浓缩物、血浆和冷沉淀等成分,则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血液。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满足多个患者的需求。在低收入国家,向患者提供其需要的各种血液成分的能力仍很有限:低收入国家对采集的38%血液进行成分分离,在中低收入国家中为75%,在中上收入国家中为96%,在高收入国家中为96%。血浆源医药产品的供应世界卫生大会WHA63.12号决议敦促会员国根据可用资源情况,制定、实施和支持全国协调的、有效管理和可持久的血液和血浆规划,以便做到自给自足。各国政府有责任确保充分和公平地供应血浆源医药产品,即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它们在预防和治疗世界各地发生的各种严重疾病方面必不可少。在171个提交报告的国家中,仅有56个通过分离本国收集的血浆生产血浆源医药产品。共有91个国家报告从国外进口所有血浆源医药产品,16个国家称没有在报告期使用血浆源医药产品,8个国家未答复这一问题。45个提交报告的国家在这一年对约1900万升血浆实施了分离,用来生产血浆源医药产品。这包括通过全血献血回收到的约31%血浆。在报告国之间,用于分离(和加工血浆源医药产品)的每千人血浆量差异很大,从0.1升到52.6升不等,中位数为5.2升。临床用血不必要和不安全的输血操作使患者面临发生严重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传播感染的风险。不必要的输血还会减少对有需要的患者的血液制品供应。世卫组织建议设立医院输血委员会和血液警戒等系统来监督和提高输血程序的安全性。为此:128个国家制定了全国性临床适当用血指南:非洲区域32个国家(占该区域报告国的74%),美洲区域23个国家(70%),东地中海区域12个国家(67%),欧洲区域33个国家(80%),东南亚区域9个国家(90%),西太平洋区域19个国家(76%)。48%提供输血服务的医院设有输血委员会:高收入国家的医院有62%,中上收入国家有35%,中低收入国家有31%,低收入国家有25%。55%提供输血服务的医院设有不良输血反应事件报告系统:高收入国家的医院有74%,中上收入国家有35%,中低收入国家有22%,低收入国家有18%,49%的报告国设有血液警戒系统。欧洲区域设有血液警戒系统的国家比例最高(81%),然后是西太平洋区域(50%)、东地中海区域(50%)、非洲区域(40%)、东南亚区域(40%)和美洲区域(21%)。输血各国输血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差异很大。例如,高收入国家最常输血的群体是60岁以上患者,占所有输血的76%。而低收入国家五岁以下儿童占输血者的54%。在高收入国家,输血最常用于心血管手术、移植手术、大面积创伤以及实体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支持性治疗。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输血更常用于管理妊娠相关并发症和严重儿童贫血症。世卫组织的应对不安全血液和长期血液短缺导致了艾滋病毒和肝炎等严重感染的传播风险,引起了全球对血液安全和供应的重要性的关注。为确保普遍获得安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世卫组织一直站在改善血液安全和供应的最前沿,并建议采取以下血液安全和供应综合战略:建立能提供组织良好和协调的输血服务,具备循证和合乎伦理的有效国家血液政策以及法规和监管机制的国家采供血系统,以保证充足和及时的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供应,满足所有患者的输血需求。通过加强献血系统和有效的献血者管理,包括护理和咨询,从低风险的定期自愿无偿献血者那里采集血液、血浆和其他血液成分。对捐献的所有血液进行有质量保证的输血传播感染筛查,包括筛查艾滋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梅毒,对所有献血者的结果进行确认性检测,筛查感染标志物,进行血型和相容性检测,以及酌情建立系统将血液加工成血液制品(用于输血的血液成分和血浆源医药产品),以满足卫生保健需求。合理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以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并尽量减少与输血相关的风险,尽可能使用输血的替代方案,以及采取安全良好的临床输血实践,包括实行患者血液管理。逐步实施有效的质量体系,包括质量管理,标准,良好生产规范,文档记录,员工培训和质量评估。世卫组织支持各国发展国家采供血系统,确保及时获得安全且足够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供应,并发展良好输血服务,满足患者需求。世卫组织向国家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援助,确保普遍获得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并以自愿无偿献血为基础,努力做到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自给自足,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数据来源:这份实况报道是以世卫组织全球血液安全数据库具有的由108个国家报告的2018年数据为基础编写的。为了更加完整地概述全球状况,对无法获得当前数据的国家,有40个国家使用了2017年的数据,有23个国家使用了2015年的数据。总体而言,从171个国家收到的情况反馈涵盖了全世界97.5%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