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7日中午,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上塘镇紫营村,一位村民吃完午饭,收拾好衣着,准备动身前往黄平县泰邦单采血浆站。
今天,是他第87次捐献血浆。距离2019年5月的第一次捐献,已有近三年的时间...
他叫龙应书
三年前,他还不了解“捐献血浆”这件事。
龙应书现年51岁,单身未婚,职业农民。农忙时照顾田里的水稻,农闲时就去县里打零工。
不忙的时候时候喜欢读书、写作、摄影...,每个爱好都看似和自己的职业格格不入,但他写出的文章却灵动跳跃、妙笔生花,投稿到当地报社也经常被采纳发表。
香溪谷的美,美在瀑布,美在潭泉小湖。山间响泉飞瀑,水声鸟语。那漫漫山谷,竟然汇聚了大小上百个瀑布,高者达百余尺,矮者不过数尺,或飞洒如雨,或直泻深潭,或珠滚玉落,或玉带轻舞…… 龙应书在黔东南日报发表的散文游记
村民们眼中的“另类”
龙应书不善言辞,略有口吃。再加上性格内向、单身未婚这些标签,自然就成了十里八村的八卦对象。
“你看村东头那龙应书...一把年纪了也没结婚,也不知道天天在干什么...”这可能是村口阿姨们见到龙应书的第一反应。
图片由龙应书提供
但龙应书对这些闲言碎言并不在意。相反,他一直有着奉献爱心帮助他人的想法。年轻时,他经常梦想走出山村,去看看外面的灯红酒绿与山川湖海;很多年过去了,由于种种原因,他依然留在这个小山村里。
“自己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外面不见得是精彩,还可能伴随着风险;而且家庭条件也承受不起外面的风浪,但是,我始终觉得自己是不一样的,即使在村里,也能做一些有光芒有能量的事。”
踏上光荣之路
2019年的5月,龙应书在回家的路上,无意中碰到黄平县泰邦单采血浆站的爱心宣传大使。
“捐献血浆,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捐献可再生的血浆,拯救不可重来的生命...”
爱心宣传大使的话引起了龙应书的注意,他当即觉得,即便他身在山村,依然可以献出可再生的血浆,救助到全国千千万万需要帮助的人!
“这就是我发光发热的机会!”龙应书意识到。
由于当地村民对捐献血浆不了解,正当龙应书第一次挽袖献浆时,他们试图阻拦他:
“献血浆有害健康,那是在自残!”
“这样的说法,其实在当地会经常听到。连许多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学校老师都这样错误的认为,冷静下来后,心里也会有些害怕。”龙应书在回忆时说道。
“后来我自己也查了很多资料,发现国家对于捐献血浆都有明确的法规,单采血浆站的工作流程也很清晰规范!按照国家法规定期捐献血浆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况且自己献出的血浆还可以救人性命!我得去!不管别人怎么说!”
坚持自己的助人信念
“献完浆后并没有感觉到不适,更没有说的那么可怕。第二天照常干活,对身体没有不好的影响。”献完血浆的龙应书一切如常。
于是,他开始跟身边的人分享捐献血浆后的感受。希望大家能跟他一样,加入到捐献血浆的队伍中。
为了更好的打消大家的顾虑,他找到德高望重的村医潘老医生,邀请潘老医生一起加入到献浆宣传队伍中,为村民作了大量的献浆科普!
就这样,龙应书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带动更多人加入到光荣的事业中!
图片由龙应书提供
“我要散发光与热,照亮更多人!”
2021年10月,龙应书在黄平泰邦单采血浆站的征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在文章中龙应书写出了自己的心声:
捐献血浆,不但无损身体,还帮助了他人,让抗击新冠增加了一股力量,带去了一丝希望,也让我活得更轻松,更健康!
同时,他也用自己的公益足迹,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照亮了更多人!
龙应书的献浆足迹
“献血浆经历,让我亲身参与了武汉疫情保卫战的后方支援行动;血浆制成的药品,救治了无数垂危病人;献出血浆让我的血液更澄清,血管更畅通,身体更健康...唯有更多爱心人士参与血浆捐献,涓涓血浆细流,汇成生命的海洋,我们的未来才会有光明的日子,才会有幸福的生活!” 龙应书获奖作品《走在献浆的路上》节选
当我们问起龙应书以后的打算时,他向笔者说了下面这段话:
“我将继续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博爱之心,让爱心之舟,劈波斩浪,千帆齐进,拯救更多病人。捐献血浆使我光荣!”